4月13日下午,農業農村部人力資源開發中心劉瑞明書記一行在華中農業大學教育培訓學院院長鄭杰等領導的陪同下,調研了武漢亞非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亞非種業”)的亞非農業科技園,并與參加華中農業大學“頭雁”培訓班的同學代表賀亞菲、黃利軍、鄭偉等舉行了關于“推進人才下鄉舉措”的座談。
剛踏入亞非科技園,劉書記就感嘆:亞非農業科技園建得像花園、果園、菜園一樣??!賀亞菲先生熱情地接待了劉書記,并陪同其參觀了亞非農業科技園的全景布局,觀摩了亞非種業“專精特新”系列產品田間生長情況,及農場工人田間操作實景。
當劉書記看到許多學生樣面孔的員工在棚內認真地授粉時,便好奇地向賀亞菲先生問道:“他們應該還都在讀書吧?!這些學生都是來亞非實習的嗎?”“是的,他們是來自華中農業大學、河南農業大學、湖南農業大學的實習生,我們公司與這些學校建立了廣泛的科研合作與交流。引導學生學農、知農、愛農,為農。響應習主席號召,讓學生把論文寫在大地上!”劉書記對亞非種業校企合作的做法給予了高度評價,并慰問了在場的大學生,同時對學生實習實訓方面給出了相應的建議。
接著來到會議室后,劉書記就推進人才下鄉政策舉措工作與大家展開廣泛交流與探討。賀亞菲先生作為“頭雁”培訓班班長,首先對農業農村部人力資源開發中心劉瑞明書記一行蒞臨亞非農業科技園參觀、指導表示歡迎,并就推進人才下鄉政策舉措措施表示感謝!
會談中,第一,關于個人回鄉發展歷程及創業初期遇到的問題,賀亞菲先生建議政府應從健全用地政策、融資服務、人才引進、服務等方面給予企業以支持和幫助。
第二,關于本地政府為引導各類能人回鄉的支持措施和優惠政策,賀亞菲先生在報告中指出,如啟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人才支撐計劃,推出“湖北省農業產業領軍人才培育工程”,舉辦湖北省農村實用人才創業創新項目大賽,組織湖北省鄉村產業振興帶頭人培育“頭雁”培訓班等,這些措施都呈現出了良好的效果。對此,亞非種業一直積極參與,并帶頭組織同行標桿企業參觀交流等活動,力求為促進產業融合、行業發展貢獻力量。
另外,關于創業政策、社會保障、人文環境以及新型“告老還鄉”、“新村民”融入制度創設等方面,賀亞菲先生也提出了務實的建議:對引導能人回鄉,當地政府應做好橋梁紐帶和服務工作,給創業者提供更多的人員、財力、政策的扶持,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引導創業者更好的融入,提升創業者投身農業工作的積極性;對創業者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特殊攻關難題要給予充分政策支持;對于人才引進要有直通車和補貼;對于企業的品牌建設、宣傳等要給與一定的項目支持。關于人才培養方面,賀亞菲先生建議,大學生要入學有編、畢業有崗,支持農林專業和農林院校聯合發展,推進農林類緊缺專業人才培養,引導學生學農、知農、愛農、為農,把論文寫在大地上。
最后,關于吸引返鄉創業者最有效的政策,賀亞菲先生建議政府應該搭好平臺、造好環境、強化保障、給予補貼,將返鄉創業企業列為項目優先申報對象,對發展前景好、信用度較好的返鄉創業者和企業,優先推薦評選市級、省級、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等。
聽完賀亞菲先生的匯報,劉書記首先對亞非種業能夠把西蘭花、西蘭苔、皺葉菜做到專一、唯一、第一給予了高度贊賞,同時充分肯定了亞非種業在推動人才下鄉、解決大學生就業、帶動當地居民就業、老百姓致富等方面所做的努力。
調研最后,劉書記進一步指出,首先他在亞非種業身上看到了高尚的精神與氣節以及對三農的情懷。農業大有可為,大有希望,令人振奮!第二,高校的基礎研究側重于理論,而企業的基礎研究側重于應用,高校要與企業有機結合,做到應用研究成果轉化,進而投放市場;第三,種業企業要具有強烈的社會擔當。華為能一舉成為民族企業的脊梁,種業企業也要與國外種子企業抗衡。國家要強,那么農業要強,農業要強,那么種業振興就要強!第四,劉書記告訴在座同學們,農業不再低端,農業的企業管理、經濟效益要向工業看齊,要向高端邁進,要與國際種業競爭!
農業農村部人力資源開發中心人才評價處處長周雪松、農業農村部人力資源開發中心人事處主任科員馬晶、農業農村部人力資源開發中心教育培訓處主任科員李巖出席調研和座談,蘭之祥老師、王景偉老師、亞非農業科技園場長廖建橋陪同調研。